厦门日报讯(文/图 记者 吴俊鸿 通讯员 黄晓洁)榨汁机搅拌,天平称重量,锡箔纸酒精灯做测试……毒贩把家变成“加工厂”,把高纯度海洛因,加上面粉等各种粉末,兑成低纯度毒品。然后,专门租了一处“VIP”包间,在贩卖毒品的同时,提供瘾君子吸食场所。
警方查获的加工毒品工具。
狡猾的嫌疑人把毒品藏在纸巾中,企图瞒天过海。
前天凌晨,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经过缜密侦查,破获一起特大贩毒案,成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,缴获海洛因和少量冰毒共371克,以及10多万元毒资,打响了今年以来缉毒第一炮。
神秘出租房包间
今年年初,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,湖滨三里附近一处出租楼门口,每天晚上七八点左右会准时出现一些身材消瘦的人员,经过3道防盗门之后,进入一间大套房里的小包间,然后三到四小时后出来。
“会不会是一群瘾君子?”经过分析,警方推测小包间很可能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,马上组织专案组进行调查。不多久,一对中年夫妇引起了民警的注意。在接下来的调查中,这对神秘的中年夫妇被锁定。民警发现,湖滨三里的出租房“包间”只是一个贩卖毒品以及供人吸食的窝点,中年夫妇的家其实在云顶中路附近某小区。此外,民警还获得一条重要线索:毒贩在10日晚将再次“进货”,量都在百克以上。
10日晚,狡猾的毒贩频繁更换交易地点:从文灶到镇海路,然后又从镇海路到湖滨南路……中途还去了一趟理发店。为了把人和毒品悉数拿获,民警一路化装跟踪。绕了一大圈后,交易双方来到湖滨三里的出租房“包间”。这时,民警兵分两路,冲击出租房和毒贩家,抓获买卖双方以及一名瘾君子,现场缴获300多克海洛因、少量冰毒以及近11万元毒资。在毒贩家里,民警找到一台榨汁机、一个天平,以及锡箔纸和酒精灯。
把家变成“加工厂”
经过审讯,涉嫌贩毒的中年夫妇中,男嫌疑人姓陈,早在1996年就因贩毒被判了10年刑,并认识了狱友谢某。两人出来以后,秉性难改。谢某继续做“上家”供货,陈某则做“下家”购买。
为了获取更高利益,陈某把家里变成“加工厂”,用榨汁机搅拌,将纯度在80%的海洛因“原货”加上面粉等各种白色粉末,兑成纯度在10%到20%的“拌货”,然后分包装进行贩卖。货的纯度以及口感如何,则用锡箔纸和酒精灯,自己吸食测试……据民警介绍,1克80%纯度的“原货”按500元钱计算,嫌疑人可以兑成近2000元的“拌货”。
有了货源后,陈某就开始找销路。为了“安全起见”,他在湖滨三里租了一间“VIP”包间,在贩卖“拌货”的同时,给瘾君子提供吸毒场所。白天不做生意,到了晚上才开门,深夜11点左右关门。
目前,陈某等嫌疑人已被刑拘,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。